立即下载
《中国建设报》——坚持创新引领 为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2020-12-22 14:54:50 字号:

图片

“十三五”是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极为不平凡的五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真抓实干、锐意创新,倾力打造“人文住建、绿色住建、智慧住建、廉洁住建”,全力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房地产市场调控、装配式建筑、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等诸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一、坚持以人为核心、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硕果累累。坚持把全生命周期理念贯穿到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推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体行动。

全生命周期理念有效落实。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50.9%提高到2020年的58.5%以上,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提速。实施益阳益沅桃城镇群、郴州大十字城镇群、娄底城镇带等规划,全省城镇结构体系不断优化。新型城镇化试点有序推进,湘潭市、郴州市、永州市祁阳县被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完成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第一阶段试点工作评估。强化城市设计工作。出台《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编制长株潭城市群城区段湘江两岸风貌整体规划,制定加强城市风貌管控政策。发布了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装配式住宅等系列标准建设图集。长沙市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城市设计试点,湘潭市等3个城市被列为全国“双修”试点。

城乡建设品质持续提升。持续开展城市违法建设治理和违法违规审批清查工作。公共停车场、城市慢行系统等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海绵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常德海绵城市建设成果亮相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穿紫河治理项目在“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中展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序推进,长沙市国家级试点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验收,并获国务院办公厅专报推介。开展园林城市园林县城创建,实施城市绿荫行动,推动城市绿地增量提质,全省新增国家园林城市(县城)7个、省级园林城市(县城)22个、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1个、园林式单位991个、园林式小区405个。园林城市(县城)占全省县以上城市总数的56%。到2020年年底,全省县以上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2.1平方米、36.8%、41.66%,较2015年分别增长了26.17%、9.89%、9.36%。

城镇历史文化保护有效加强。构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三级保护体系。创建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个国家历史文化名镇,划定历史文化街区53片,确定历史建筑1670处,湘西州入选2020年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州)。到2019年年底,全省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名镇10个、名村25个,中国传统村落658个(居全国第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6个、名镇28个、名村148个。

城市管理执法更加规范。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国率先颁布《湖南省城市综合管理条例》。深入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行动,推动城管执法干部轮训和持证上岗,统一制式服装,城市综合管理和执法逐步规范。实施“721”工作法,主动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完成省级数字城管云项目建设,建设省级综合管理平台并与部省市三级联网。持续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加快现代化物业服务发展,《湖南省物业管理条例》颁布施行。

图片

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鹿 山

二、坚持市场体系、保障体系同步构建,“住有所居”得到全面保障。始终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新建住房质量不断提高,住房功能和配套设施逐步完善。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发布“湘十一条”,制定住房建设发展规划、支持农民进城购房政策,建立全省房地产市场监管平台、房地产用地供应联动机制、调控政策“储备库”,出台楼市分类调控等措施,压实城市主体责任,及时警示、约谈房价过快上涨城市,实现了“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目标,全省新建住房均价稳定在6000元左右。指导长沙开展房地产长效机制试点,取消长沙市二套住房契税优惠政策,长沙市新建住宅均价稳定在1万元左右。

住房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先后出台《湖南省公共租赁住房分配和运营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通知》等政策文件,湖南省连续4年(2016年~2019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棚户区改造工作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长沙市棚改工作在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中获表扬。“十三五”期间,全省棚改累计开工达到133.10万套,帮助500万居民搬出棚户区住进楼房。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8.58万套。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基本实现“应保尽保”,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完善,2016年以来累计支持约54.86万缴存人贷款购买住房,支持超过11.76万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房租。住房租赁市场加快发展,增加租赁住房供应,住房租赁服务更加便捷高效。

农村危房改造成效凸显。出台《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着力提升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水平。到2020年,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75.91万户,农村4类重点对象实现危房“应改尽改”,全面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2018年~2019年,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连续两年被国务院确定为落实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慈利县、通道县先后在2018年、2019年被列为全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积极主动、成效明显的地区。湖南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经验被国务院扶贫办推介。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面推进。以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住宅小区为重点,改造提升水电路气信等基础设施,重点推进加装电梯等工作,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助餐、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切实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2019年~2020年,全省城镇老旧小区累计开工改造4144个,惠及居民62万余户。

图片

岳阳东风湖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突出

三、坚持城镇抓提质、乡镇补空白,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以“市县提质增效、乡镇填补空白”为目标,大力推进“供水提质、气化湖南、污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体整治和智慧建设增效”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六大工程实施。

城市供水节水能力不断增强。实施城市供水设施、供水管网建设以及应急备用水源配套设施建设,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明确的设市城市公共供水普及率达95%、县城达90%以上目标。健全和落实城市节水管理制度,编制城市节水规划,推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全省地级城市均达到《城市节水评价标准》Ⅱ级以上要求,设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均达到10%以内,达到国务院“水十条”目标要求。

污水处理效能有效提升。实施县以上城市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新建改造排水管网5000多公里;推进雨污分流,地级城市建成区以及洞庭湖区县级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敏感区域污水处理厂全部完成提标改造,县以上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7.3%,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年行动,全省建成(接入)污水处理设施乡镇达到650个,洞庭湖区域所有乡镇、湘资沅澧干流沿线建制镇以及全国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乡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44%,比2015年增长40%。创建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6个。

黑臭水体整治成效显著。推进地级城市和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全省纳入国家考核的地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经核实完成整治177个,平均消除比例达到96.2%,地级城市建成区消除比例均达到90%以上,涌现出长沙市圭塘河、后湖以及常德市穿紫河治理项目等一批典型项目。完成162个县级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

生活垃圾分类层层推进。省政府召开现场推进会议,出台地级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长沙市城区85个街道全面铺开,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其他地级市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71%,全省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210吨/日。建成运营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6个。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省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工作的行政村比例达93.8%,比2015年提高42个百分点。全省建成乡镇垃圾中转设施1079座,日转运垃圾约2.7万吨。

城镇供气扩面升级。实施“气化湖南工程”新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长输管线300公里。推动新粤浙管道工程广西支线开工建设,解决上游气源问题,推动瓶装液化石油气加快向管道天然气转变。健全燃气特许经营中期评估和违约退出机制,支持省属国有骨干企业进入下游城镇燃气市场,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全省燃气普及率达到94%。

城市道路桥梁建设管理逐步完善。推进城市道路、桥梁的智能化建设、监控和管理,抓好城市桥梁隧道设施维修养护。全省新增轨道交通运营里程134.66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16.44平方米,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6.29公里/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道路面积率达13.19%。城市道路长度、轨道交通建成里程分别比2015年增长28.3%和501.7%。

图片

湖南益阳沅江市草尾镇污水处理厂

四、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引领,建筑业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印发《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推动建筑业向集约化、精细化、工业化、绿色化、规范化及国际化发展,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湖湘建造”品牌日益响亮。

建筑业支柱产业地位不断增强。全过程咨询模式、工程总承包模式加快应用,全省建筑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立省级建筑业“走出去”战略合作联盟和粤港澳大湾区湖南建筑业服务中心,完善“外拓服务中心+战略合作联盟+产业集群”的“走出去”格局体系。评选“建筑强企”。今年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完成1.16万亿元、增加值3467亿元,分别比2015年增长75.9%、84.6%,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

绿色建筑加快推广。发布省级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一批绿色建筑设计等技术标准。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全面执行,市州中心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部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全省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1.32亿平方米。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省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城镇新增民用建筑竣工面积的68.6%,完成绿色建筑二星级及以上标识项目43个。绿色建材标识数量居全国前列。株洲市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开展浅层地热能建筑应用试点。启动《湖南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立法工作。

装配式建筑产业保持领先。全省市(州)中心累计实施装配式建筑总面积超过8000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市(州)中心城市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35%以上,总产值达1000亿元左右。拥有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5家、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5家,实现14个市(州)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和项目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发布省级绿色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建设全国装配式建筑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国家首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全省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运行。长沙市、吉首市获评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吉首市“装配式建筑+精准扶贫”在全国首开先河。吉首市一中装配式建筑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开展全省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全面组织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专项整治,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规范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行为。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五、坚持深化改革、系统集成,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坚持自我革命,不断深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行业“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接续推进“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全面开展审批事项自查,优化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基本实现线上全流程办理。多批次向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下放行政许可事项,清理规范中介服务事项。取消资质审批初审环节。督促市(州)全面开展保证金清退工作。全面完成行业协会脱钩。构建完善“1+x”招投标政策体系,开展招投标专项整治,在全国率先出台“打招呼登记”“黑名单管理”“标后稽查”“联合查处”等制度。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前列。作为非试点省份,率先在全国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并发布工作指南,实现全省同一事项或同类工程项目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延伸推进项目策划生成、不动产登记改革,实现从前期策划到交房交证的全流程、全覆盖、全要素改革。坚持将审批制度集成在平台、将审批管理协同在平台、将改革举措落地在平台,全省统建共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一张蓝图”“多规协同”“区域评估”“告知承诺”“一窗受理”“多图联审”“多测合一”“联合验收”“交房即交证”“信用监管”“市政公用服务”“中介服务”等功能服务集成,并与省级有关审批监管系统联通。系统办件量和活跃度位居全国前列,减事项、减时限、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次数效果显著。湖南实现施工图审查改革“零跑路”“零付费”“零接触”获国务院点赞。

能力现代化建设效果显著。“政府部门+协会学会+科研院校+企业单位”的体系逐步形成。“共同缔造”试点、“基层党建+”试点成效显著,物业管理、垃圾分类、老旧小区改造、城管综合执法网格化等业务工作与基层党建有机结合。“智慧住建”渐成体系,形成智慧建设、智慧住房、智慧城建、智慧城管、智慧政务等板块,逐步建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运营、房地产监管等管理平台。

此外,今年还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防控期间,全省8.5万市政职工、12万环卫工人、47万物业服务人员和1.1万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坚守一线,确保城市运行平稳有序。帮助企业纾难解困,推行不见面审批、企业承诺制,提供急办预约、证件邮寄等特色服务,延续勘察设计、建筑施工、工程监理等企业资质资格,有效保障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和人员正常生产经营。减免国有房产租金,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统筹做好建筑工人返岗、建材供应、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等工作。二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快速恢复,建筑业产值实现逆势增长,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编辑:刘艳芳

来源:中国建设报 湖南住建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