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市新建绿色农房。(图片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
浏阳市绿色农房及周边美景。(图片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
浏阳市绿色农房图。(图片由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供)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艳芳 通讯员 郭茜 长沙报道
时下,走进湖南省浏阳市的乡镇,干净、平坦的水泥道路贯穿于整个村庄,道路两旁不时可看到一栋栋漂亮的农房以及一棵棵挂满果实的果树……不禁让人感叹,好一幅乡村美景图!
近年来,湖南省浏阳市认真落实农村住房质量安全“一规定一意见一方案”要求,创新实施“五个一”工作法,全方位服务、全过程监管、全要素保障,不断提升农村建房质量和安全水平,探索出了一条农房建设管理的“浏阳路径”,入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市)创建名单、全省“美丽宜居共同缔造”试点示范县(市)。
精细服务,审批选址“一站式”
“别看现在建房‘规矩’多了,但一点也不麻烦?”今年,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的于海云、于安国两兄弟准备联建一栋房屋,他们按要求来到永安镇农房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办理手续。本以为,要跑好几轮,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所有手续一站办妥。
永安镇农房建设管理服务中心。
而这样的“待遇”在浏阳的其他乡镇办理农村自建房的居民们也都体验过。据介绍,浏阳市探索成立乡镇(街道)农房建设服务中心(农房建设服务站),统筹负责居民自建房资格审批、质量安全监管、建筑风貌管控、违法用地查处等工作。居民递交建房申请后,在前期手续齐全、申请符合要求的前提下,限额以上居民自建房开工前审批可在9个工作日内完成行政审批手续。今年以来,集中受理居民建房申请857件,其中限额以上申请228件。
精准设计,农房审查“一套图”
几个月前,在永安镇农房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大厅,于海云拿到了《浏阳市农村房屋建设标准设计图集》,这本图集上展示了数十种农村住宅设计图。“有了这套方案,施工队只需要参照执行,房子不但美观,还特别省心!”于海云当即拍板,决定采用标准图集。
目前,于海云家的新房还在施工,时刻新闻记者看到门口的建房公示牌上,户主、建房位置、面积、层数、审批时间、建设工匠等信息一应俱全。
《浏阳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部分设计图。
据永安镇农房建设管理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经广泛征求农户、村组、乡镇、部门、专家意见,委托建筑勘察设计院设计《浏阳市新农村住宅设计图集》,共编制32套标准图集(含房屋平面图、立面图、结构图),分为豪华型、舒适型、经济型三种不同类型,经第三方图审机构审查合格后,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供居民建房自主选择、无偿使用。针对具备规范性勘察报告、选用标准图集的建房项目,免予施工图审查,将居民建房审批流程减少11个工作日。市财政每年统筹3000余万元,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农房规范化建设和集中示范点的基础设施配套。
精美建设,施工定队“一个库”
“为了方便居民建房,全镇的居民自建房建筑工匠都入了工匠库,供有需求的居民挑选。”在永安镇农房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前坪的宣传栏里,时刻新闻记者看到了永安镇居民自建房建筑工匠库,共有26名居民自建房建筑工匠,展版上,公示了他们的证编号,工种、联系电话等。
永安镇居民自建房建筑工匠库。
浏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所有乡镇均建立居民自建房施工企业名录库和工匠信息库,筛选入库的建筑施工企业116家,累计培训发证乡村建设工匠875名。居民取得宅基地批准和建设规划许可手续后,限额以上建房需从名录库中选择施工队伍,限额以下建房可从名录库、信息库中自行选择,签订施工协议,确保自建房专业化施工全覆盖。
今年以来,浏阳市实施施工企业“红黑榜”机制,根据农户评价和房屋验收情况,分年度进行综合考核,对考核优秀的纳入红榜,并在小额工程招标上给予优先权,在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中提高20%的奖补比例;对考核不合格的一律纳入黑名单,实行动态调整,把好施工企业资质关,确保农房建设质量安全。以开展美丽宜居共同缔造试点为契机,探索建立“三师建三美”乡村建设志愿服务机制,引导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参与农房建设,实现“规划美丽村庄、塑造美好环境、建设精美农房”。
精致管理,工程监管“一张网”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浏阳建立健全“市、乡、村、企”农房工程质量安全四级监管体系,由市级安排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乡镇(街道)配备配套技术人员,每个村明确一名城建专干,市财政每年安排预算内资金统一采购监理咨询服务作为监管辅助力量。
参照标准化建筑工地模式,浏阳探索建立施工现场“三牌一围一网一频一钢”(注:“三牌”即建房公示牌、安全意识宣传牌、标准施工工艺展示牌,“一围”即全封闭围挡,“一网”即悬挂安全网,“一频”即监控视频,“一钢”即钢管脚手架)为核心的农房建设标准化工地管理方式,严格落实日常巡查和“六到场”(选址踏勘到场、定点放线到场、基坑基槽验收到场、工程重要节点到场、主体结构完工到场、竣工验收到场)制度,全面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与此同时,浏阳还鼓励引导农户参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打造了官渡田郊、洞阳北园、大瑶老桂等装配式绿色低碳农房示范点。装配式绿色农房结构安全、成本经济、绿色环保,既改善了居住条件,又提升了乡村风貌,进一步增强了农民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精简流程,竣工验收“一本证”
此外,为有效简化居民自建房监督管理和竣工验收流程,限额以上房屋由住建部门验收或委托专业机构验收,限额以下房屋由乡镇组织参建各方集中验收,房屋验收合格后,由自然资源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不动产登记。
进一步强化数据信息归集,在房屋竣工验收后30日内,各乡镇(街道)将限额以上房屋的规划许可手续、用地手续、施工图、施工记录和检查记录等重要资料上报住建部门存档,限额以下房屋相关资料由乡镇(街道)自行存档,建立健全居民自建房电子数据档案,进一步规范居民房屋信息管理。与此同时,积极探索开展农房综合保险和农房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计划投入500万元对全市存在安全隐患的自建房购买综合保险,累计办理农房抵押贷款3.12万笔、45.28亿元,推动农房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充分发挥了“一本证”的最大效益。
下阶段,浏阳市将全面打造农房建设管理服务的“浏阳样板”,为提升全省农房建设管理工作水平贡献更大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刘艳芳 郭茜
编辑:王婷婷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
本文链接:https://zfhcxjs-wap.rednet.cn/content/646754/61/13208295.html